中國銀行增持中銀消金股權至47.98%,消費金融戰略布局再升級
文|文心 編|劉雙霞
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披露關于中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變更股權的批復,中國銀行獲準受讓深圳市博德創新投資有限公司持有的3.558%股權及北京紅杉盛遠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持有的1.617%股權。
交易完成后,中國銀行持股比例將提升至47.98%,逼近50%的絕對控股線,進一步鞏固其第一大股東地位。
批復文件顯示,此次股權轉讓涉及兩家投資機構:深圳市博德創新投資有限公司和北京紅杉盛遠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兩家公司分別出讓3.558%和1.617%股權。
監管批復明確要求中銀消費金融應“嚴格遵照有關法律法規完成股權變更事宜”,并強調加強股權管理、優化股權結構、嚴控股東關聯交易等核心要求。這反映出監管部門對消費金融公司治理水平持續關注。
對于此次股權變更,中銀消費金融回應WEMONEY研究室稱,公司主要股東通過戰略收購對股權進行增持,旨在落實監管政策要求,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公司治理,促進公司健康持續發展。股權變更后,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直接持股比例 47.98%,并通過中銀信用卡(國際)有限公司間接持股 13.23%。
今年3月,中國銀行副行長蔡釗在業績發布會上宣布,2025年將啟動 “萬千百億”惠民行動,計劃投入百億級消費補貼與減費讓利。
該計劃包括投放超萬億元貸款并創造千億財產性收入,覆蓋上億境內外消費者。中銀消費金融作為中國銀行旗下專業消費金融平臺,在此戰略中扮演重要角色。
作為全國首批四家消費金融公司之一,中銀消費金融成立于2010年6月,初始注冊資本5億元。2019年完成增資后,注冊資本增至15.14億元,凈資產超過80億元。
中國銀行此次增持股權發生在消費金融行業轉型關鍵期。隨著行業分化加劇,持牌機構正通過股權優化、融資渠道拓展等方式提升競爭力。
中銀消費金融作為“老四家”持牌消金之一,其發展軌跡頗具代表性。2022年至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67.58億元、78.56億元、75.47億元,凈利潤則從6.32億元降至0.6億元。2025年上半年的盈利回升,預示著轉型策略初顯成效。
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總資產達817.0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55%;實現凈利潤1.5億元,成功扭虧為盈(去年同期虧損3.06億元)。
僅今年7月31日,中銀消金就在銀登網連續披露十余個不良資產包。而5月19日更是一次性上架20個不良資產包,部分項目遭遇流拍后重新掛牌,顯示處置決心。
中銀消金正從傳統線下模式向“線上+線下”融合轉型,近期公布的40家助貸合作機構名單中,包括螞蟻、京東、美團等互聯網巨頭,以及招聯消金、馬上消費等頭部同業機構。
中國銀行持股比例逼近50%關口,為這家成立15年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注入新動能。行業觀察人士指出,隨著股東結構優化與線上轉型加速,中銀消金有望借勢母行“百億級消費補貼”資源,在消費金融市場新一輪競爭中突圍。
猜你喜歡
總資產破52萬億!工商銀行上半年歸母凈利潤1681.03億元,每股收益0.46元
工商銀行中報:上半年歸母凈利潤1681.03億元,凈息差1.16%總資產2.9萬億!南京銀行上半年歸母凈利潤126.19億元,同比增長8.84%
南京銀行中報:上半年歸母凈利潤126.19億元,不良貸款率為0.84%總資產破7000億元!青島銀行上半年歸母凈利潤30.65億元,同比增16.05%
青島銀行中報:上半年歸母凈利潤30.65億元,不良率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