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股回調,要擔心紅利低波嗎?
出品|公司研究室
文|雪梅
今年上半年,國內A股走勢可謂一波三折。
元旦后震蕩上行的春季躁動行情,4月初遭遇美國“對等關稅”沖擊,大盤股指不僅被打下來,而且創下去年9.24行情以來的低點。
這種大起大落的走勢,嚇壞了不少投資者。
與此同時,國內銀行利率逐步走低,3年期存款利息普遍已跌到2%以下。理財市場出現資產荒,迫使大量資金尋找收益更高的產品。在這種背景下,高股息低波動的紅利策略,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歡迎。
業內人士坦言,在A股這個波動巨大的市場里,紅利低波的“慢牛”屬性尤其珍貴,是一只拿著就有望能“慢慢變富”的指數,是真正的時間朋友。

“慢牛”特征明顯
紅利低波大幅跑贏寬基指數
紅利策略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市場,是一種經典的價值投資方法。
“過去50年中,低市盈率、高股息收益率的股票業績都戰勝了大盤;與成長型股票相比,它們業績更好、風險也更低。”美國沃頓商學院金融學教授西格爾早在《股市長線法寶》一書中就得出結論。
在西格爾看來,高股息策略就是股市中的長線法寶。這一點,從A股紅利低波指數過去將近12年的歷史表現中也得到證明。
截至2025年6月27日,紅利低波指數收盤點位已攀升至基日(2005/12/30)以來新高。這個指數發布12年來(2013/12/19-2025/06/27),累計回報達到146.77%,考慮股息收益的話其全收益指數累計回報更是高達313.54%;同期,中證全指上漲69.30%,中證全指全收益上漲103.60%。
從最近3年業績看,紅利低波指數依然表現優秀。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27日,近三年中證全指全收益下跌1.91%,中證800全收益下跌4.09%。與此同時,紅利低波全收益指數卻逆市走牛,累計回報達到46.31%。
顯然,紅利低波以更低的年化波動率,更高的夏普,大幅跑贏了中證全指和中證800。在此期間,與這兩只寬基指數走勢相比,紅利低波更接近一只“慢牛”指數。
那么,紅利低波為何會跑贏這些寬基指數?
從大的背景看,這個指數走強的最大邏輯就是長期利率的下行。

事實上,國內中長期利率中樞從2004年就進入了下行區間,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5%的高位一路下探,近年來更是快速下行跌破2%,30年期國債利率也直接步入了“1”時代。
國內債券收益率回落,銀行存款利率持續降低,引發理財市場“資產荒”。在這個背景之下,更多追求穩健增值的長期資金開始把目光投向紅利類資產。
利率持續下行
銀行股回撤不影響紅利低波“慢牛”
今年以來特別是進入二季度后,國內銀行股迭創新高。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27日,今年二季度A股銀行板塊上漲11.22%。事實上,銀行板塊已是連續多個季度上漲,去年銀行(申萬)指數漲幅就高達37.55%。
銀行板塊大漲,讓銀行股權重占比49.16%的紅利低波指數大為受益。

截至6月27日收盤,紅利低波二季度指數上漲4.88%。同期,中證全指指數上漲1.80%,中證800指數上漲0.68%。
6月27日,銀行股突然大跌,當日板塊跌幅2.69%。對此,不少投資者擔心,重倉銀行股的紅利低波基金,凈值會不會出現大幅回撤?
業內人士分析,銀行板塊下跌,紅利低波短線凈值受影響在所難免,但從從中長期看這種擔心大可不必。
與以往相比,目前的銀行股估值確實有點高,但當下大環境也有些特殊,1年期存款利率低于1%,這在歷史上沒有出現過,因此,可能倒逼出紅利板塊歷史級別的估值重塑。鑒于利率未來還有進一步下跌的預期,銀行估值可能還會維持一段時間在高位。
此外,紅利低波指數(H30269.CSI)在編制中設置了紅利支付率和股利增長率的篩選標準,剔除了過去一年紅利支付率過高或為負、以及過去三年股利增長率為負的公司。
當某一板塊集體走強,行業估值偏高時,中證公司將根據上述標準,在年底調整成分股,確保追蹤紅利低波指數的基金收益相對穩定,以實現“長錢長投”的慢牛目標。
以成立于2018年12月19日,跟蹤這個指數的首支基金——華泰柏瑞紅利低波ETF(512890)為例,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27日,這只基金成立以來累計回報137.46%,年化回報高達14.18%;同期中證全指累計回報43.16%,年化回報僅5.68%。
在此期間,這只基金最大回撤為16.52%,中證全指最大回撤39.33%。顯然,與追蹤大盤走勢的寬基指數相比,紅利低波ETF不僅收益更高,而且更抗跌,避風港屬性凸顯。
“震蕩市壓艙石”
紅利低波ETF聯結Y備受養老資金青睞
近三年,A/H股均走出大起大落的走勢。
在此期間,憑借“高股息+低波動”雙因子策略,紅利低波是少數能夠持續吸引增量資金進場的板塊,其相關ETF累計吸納資金超700億元,其中紅利低波ETF(512890)規模超190億元,成為資金避險核心工具之一。
有人擔心,紅利低波指數前期漲幅不小,還能不能介入?
經過前一段時間上漲,紅利低波整體估值從底部修復到歷史中值附近:PE當前8.22,處于76.75%的百分位;PB當前0.85,位于46.45%的百分位。不過,相對于Wind全A,紅利低波指數的估值依然相對較低。
業內人士分析,紅利低波指數當下的股息率(近12個月)達到5.42%,而10年國債到期收益率已跌到1.7%以下,兩者的剪刀差不斷走闊,紅利資產的配置邏輯仍具持續性,保險機構等避險資金的持續涌入,將推動紅利資產持續走強。
業內人士建議,投資者可關注兩類標的:一是A股紅利低波,比如華泰柏瑞紅利低波ETF及其聯接基金(A類007466,C類007467,I類022678,Y類022951);二是將港股紅利作為補充,比如港股通紅利ETF(513530)及其聯接基金(A類018387,C類018388),以分散區域風險。
值得關注的是,去年底有85只指數基金入選個人養老金名錄,其中有7只紅利低波產品,包括華泰柏瑞中證紅利低波ETF聯接Y(022951)。
基金一季報顯示,一季度末首批85只納入個人養老金產品目錄的指數基金合計資產凈值突破10億元,較2024年末增長近三倍。其中,華泰柏瑞中證紅利低波ETF聯接Y率先成為首個規模超過1億元的“指數Y”,季末規模達1.22億元,較2024年底增長0.7691億元,增幅達169.3%。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內容和賬號的意見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者及市場走勢等判斷進行投資參考。內容的數據準確性不做任何保證,觀點隨市場變化在未來可能發生變更,不代表最終觀點。投資者應當根據自身情況判斷基金是否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
猜你喜歡
公司研究室
共1404篇文章
解讀公司發展商業邏輯,揭秘資本市場背后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