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計回報超580%!“中場思維”把控節奏,廣發基金李巍的攻守之道
出品|公司研究室基金組
文|曲奇
近期A股市場顯著回暖,人工智能、半導體、人形機器人相關的硬科技、高端制造板塊表現更是亮眼。隨著中報披露,硬科技的業績又進一步支撐了股價上漲,也助推了一批重倉硬科技和先進制造基金的凈值上行。
據Wind統計,截至9月1日,規模在10億以上、近3個月收益率超過50%的偏股混合型(Wind分類)基金數量有26只。其中,現任基金經理管理年限在10年以上的只有12位,廣發基金李巍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在硬科技、高端制造深耕多年且擅長挖掘個股的投資人。
從投研經驗和歷史業績看,李巍是市場上少有的“雙十”基金經理,近14年來,他在廣發制造業精選(A類:270028,C類:010023)的累計任職回報達到588.98%,年化回報14.82%。近一年來看,廣發制造業精選的回報達到78.87%,跑贏業績基準超15個百分點,同樣優于同類多數基金。(數據來源:Wind,截至9月1日)
從投資體系看,無論是管理全市場基金還是行業主題基金,李巍的持倉都呈現出鮮明的“中場思維”特征——注重全局、攻守兼備,會通過行業配置、個股配比等來把握持倉的結構。同時,他也是一位長期價值主義投資者,以長期持有為主、交易增厚為輔,分享企業的長期成長收益。
歷經三輪牛熊
年化收益近15%
最近一個月,A股市場行情如火如荼,上證指數不斷刷新近十年新高。與此同時,市場仍呈現結構分化特征,科技領域的表現尤為突出,AI、機器人及半導體等賽道相關主題基金的漲幅顯著。
在此背景下,相關基金表現亮眼。以廣發制造業精選為例,這只制造主題基金覆蓋軍工、AI基礎設施、新能源、消費電子等多個細分行業,近三個月漲幅居前。
廣發制造業精選的基金經理李巍,是一位歷經多輪牛熊考驗的“長跑型”選手。據Wind統計,自其2011年9月20日開始管理至今年9月1日的近14年里,該基金A類份額的累計收益率達588.98%,年化回報14.82%,超越業績基準423.46%。
圖:廣發制造業精選A近一年業績走勢圖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5.09.01,歷史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這樣的業績,放在全市場里面是什么樣的水平呢?
如果將條件限定為:成立時間在10年以上且年化回報率超10%,這樣的主動權益類基金不超過400只。
如果將標準再提高一下,成立時間在13年以上且年化回報率超14%,滿足這個條件的主動權益基金僅有30只。
在這30只基金中,基金主要管理人自成立以來未發生過變動的就只剩下3只,分別是廣發制造業精選A、富國天惠、摩根新興動力A。
上述這組數據至少給我們三點啟示:
其一,長期復利的力量是巨大的,廣發制造業精選的凈值在14年里實現了5.8倍的增長;
其二,長期維持高回報是極其困難的,年化收益每提高一個點都會篩掉一批基金;
最重要的是,基金經理的穩定性更是稀缺中的稀缺,在多變的市場環境中,管理人的穩定性無比珍貴。
憑借超過14年的投資經驗及代表作年化回報超14%的業績,李巍既是業內少有的“雙十”老將,也是大制造主題中“壓艙石”級別的基金經理。
攻防一體、均衡制勝
“中場思維”掌控節奏
李巍是一名足球愛好者,他最喜歡踢的位置是中場。中場球員是足球場上攻防轉換的樞紐,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掌控比賽節奏。
在投資中,李巍也采用了“中場球員”的全局思維,靈活調整組合的“攻防狀態”,避免極端配置,增強策略的持續性和適應性。
從廣發制造業精選的配置變化可以看到,雖然主題基金的行業投資范圍有一定約束,但還是可以從細分行業的切換觀察到李巍對于攻防節奏的把握。
例如,去年“9·24”行情啟動前,市場仍處于熊市階段。雖然政策從產業層面為經濟提供支撐,但有效需求依然不足,因而紅利類資產、全球定價的資源品和出海鏈表現居前,國內定價的商品和偏內需行業表現居后。
在此背景下,李巍注重組合的防守性,廣發制造業精選在上半年主要增持了供給結構好、外需占比高的行業的配置,如機械、有色金屬,減少了主要依賴內需和產能富裕類行業的暴露,如電力設備及新能源。

數據來源:Wind
步入2024年四季度,隨著宏觀政策組合拳的效果顯現,市場對中國經濟及中國資產的信心均明顯改善。因此,李巍增加了AI基礎設施、半導體設備等方面的配置,電子行業配比顯著提升,組合結構處于進攻狀態,這也使得廣發制造業精選在今年DeepSeek和人形機器人引領的AI行情中取得了不錯的表現。

從行業配比來看,李巍對單一行業的配置最多也就是30%,多數情況下很少超過20%。這種均衡且分散的配置策略,有效降低了組合對單一板塊的依賴,增強基金在不同市場環境中的適應能力。
另外,從重倉持股的市盈率變化中,也可以看出這種攻防節奏的調整。
自2021年末到2024年二季度末,廣發制造業精選重倉股的加權平均市盈率逐漸降低;尤其是在2023年末到2024年二季度末期間,平均市盈率均低于同類基金均值。
去年“9·24”行情之后,在強力的政策刺激下,市場風險偏好提升。廣發制造業精選持股的加權平均市盈率開始提升,到2024年末,已由最低點20.99提升至27.38,2025年二季度末再度提升至31.15。
圖:廣發制造業精選全部持股的加權平均市盈率

數據來源:Wind、基金定期報告
持倉市盈率的變化表明,李巍會結合市場的風險偏好,適時適度地調整組合持倉。當市場風險偏好提升時,他會增加組合的進攻性,抬高市盈率。
年初的“DeepSeek時刻”以來,那些具備全球競爭力、技術壁壘高、能夠實現國產替代的“硬科技”公司獲得了更多資金的關注。得益提前布局,廣發制造業精選展現出較強的進攻性,其年內收益率達46.93%,相比業績基準的超額收益達到19.41%。(數據來源:Wind,截至9月1日)
擅長挖掘成長股
兼顧行業β和個股α
廣發制造業精選的超額收益,既源于行業配置,也來自李巍出色的選股能力。
在選股方法上,2018年之前,他更關注企業成長性及管理層能力;2018年之后,則更加注重從產業趨勢、行業周期、商業模式、競爭格局及增長穩定性等維度評估企業的長期價值。
以人工智能革命為例,隨著國內外科技巨頭加大AI資本開支,上游算力基礎設施需求激增。若將英偉達的GPU芯片視為AI的“大腦”,那么新易盛所生產的光模塊,則是連接這些“大腦”的“超級神經”或“高速公路”。
自2024年四季度起,廣發制造業精選連續三個季度重倉新易盛,2025年至今新易盛漲幅超過330%。
圖:新易盛日線走勢圖(2024.2至今)及廣發制造業精選重倉區間(2024Q4至今)

在人工智能產業鏈,李巍捕捉到的另一只股票是液冷領域的英維克。
隨著AI算力的高速發展,傳統的風冷技術已經無法滿足高密度算力中心的散熱需求,市場需求由風冷向液冷轉變。
2024年四季度,李巍開始重倉液冷領域的龍頭企業——英維克,并在2025年一季度和二季度不斷加倉,較好地捕捉到了英維克的主升浪行情。2024年三季度末至今,英維克股價漲幅超過260%。
圖:英維克日線走勢圖(2024.2至今)及李巍重倉區間(2024Q4至今)

李巍對新易盛和英維克兩只個股的挖掘和把握,體現出他既能洞察產業長期趨勢,又能精準鎖定產業鏈中價值最高、競爭格局最優的環節,并及時掌握行業的技術變革,通過精選基本面扎實、競爭優勢明確的龍頭企業,將行業的β收益轉化為顯著的個股α。
在操作層面,李巍以長期持有為主,同時也會適度把握交易性機會。
例如,廣發制造業精選已連續40個季度重倉欣旺達、連續19個季度重倉菲利華、連續15個季度重倉立訊精密。這三家企業分別代表鋰電池模組、國產石英材料、消費電子領域的龍頭地位,體現了李巍對新能源、半導體和消費電子長期前景的看好。
以欣旺達為例,廣發制造業精選自2015年三季度開始大筆買入,使其成為第一大重倉股。期間,李巍通過適時的調倉來增厚持有收益。例如,2017年底開始,李巍連續幾個季度加倉;到2018年年中,欣旺達股價調整到一個歷史低點;隨后欣旺達股價開始回升,李巍于低位加倉獲得了不錯的收益。
不過,雖然2022年欣旺達開始轉為下跌,但李巍仍然對欣旺達有所增持,隨后才開始連續減持。或許他對于賣點的把握還有待提升,但瑕不掩瑜,這個案例說明,他既能通過長期持有分享企業成長收益,也能輔以交易手段提升收益。
圖:欣旺達月線走勢圖(2012年10月至今)

總體而言,李巍聚焦于制造業中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企業,輔之以宏觀預判下的波段操作,使其投資風格融合價值與成長,適合追求長期穩健增值的投資者。
結語
伴隨股票市場回暖,主動權益類基金重回聚光燈下。統計數據顯示,超三分之一的主動權益類基金業績創出新高,還有多只基金年內收益實現翻倍。
然而,股市中有一句老話:“一年三倍易,三年一倍難。”
雖然牛市中能夠實現短期高回報者不在少數,但一年三倍的業績往往帶有一定的隨機性與偶然性。要想在三年、五年、十年甚至更長的周期中持續跑贏市場,則必須依靠完善的投資體系與方法論作為支撐。
作為一位歷經近15年考驗的投資老將,李巍所管理的廣發制造業精選(A類:270028,C類:010023),不僅是制造業主題基金中的績優產品,也是長期主義投資理念的有力詮釋。
對于個人投資者而言,將其作為組合配置的一部分,有機會分享中國制造業升級所帶來的持續紅利。
猜你喜歡
公司研究室
共1464篇文章
解讀公司發展商業邏輯,揭秘資本市場背后迷局。
最近更新文章
-
每周回顧 全球市場正在進入“后現代周期”;11家基金上半年凈利超過1億
2025-09-05每周回顧 -
公司研究室IPO周報:宇樹科技宣布將在四季度提交IPO申請;納斯達克擬修改針對小型IPO的上市規則
2025-09-05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