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翼支付金融數據流通基礎設施實踐入選國家數據局典型案例
8月28日,由國家數據局主辦的2025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在貴陽隆重開幕。在大會數據基礎設施主題交流活動現場,正式發布了56個國家級《數據基礎設施典型案例》。

其中,由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推薦,中國電信翼支付旗下天翼數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與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分公司聯合申報的“金融數據流通基礎設施實踐,助力監管科技能力提升”創新實踐成功入選,標志著中國電信在金融數據要素流通領域的實踐獲得國家層間的高度認可。

破局“數據孤島”,推動金融數據要素價值轉化
隨著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深入推進,各機構積累了海量高價值數據。然而,隱私保護法規的嚴格約束、跨機構合規標準的差異,以及數據安全風險的防控需求,使得數據長期困于“孤島”,難以跨域流動、協同應用,成為制約支付服務效率提升、風險精準防控的核心瓶頸。
為破解這一行業難題,在人民銀行蘇州中心支行的統籌規劃與部署下,中國電信翼支付聯合多方機構共同打造蘇州金融業數據綜合應用平臺。該平臺創新構建金融數據流通基礎設施,成功打通跨機構、跨場景的數據流通通道,賦能金融反詐、反洗錢、普惠金融等重點領域,有效推動數據要素在金融體系內的高效配置與價值轉化,讓“數據孤島”徹底打破。
創新技術融合,構建安全可信數據流通體系
作為金融數據流通的 “技術底座”,蘇州金融業數據綜合應用平臺以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為原則,依托可信數據空間、隱私計算、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打造多層次能力底座,構建“數據不出域”的聯合分析環境,實現跨機構、跨區域的數據安全共享與可信流通,全面提升數據安全性與合規性。
在功能層面,平臺聚焦行業核心需求,具備跨域數據匯聚與共享、風險識別與預警、場景化應用支持以及合規治理等核心功能,目前,平臺已在反電信詐騙、反洗錢等重點業務中規模化應用,顯著提升跨機構協作效率,讓風險防控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預警”。
在安全體系建設方面,平臺更是構筑起“多重防護網”,深度融合多方安全計算、聯邦學習、智能合約、同態加密等前沿技術,確保數據在不出域的前提下完成聯合分析與建模。同時,依托區塊鏈技術對數據流通全過程進行鏈上記錄,實現全鏈路可追溯、可審計,極大提升數據使用的可信度與合規性,為跨域協作提供堅實的安全保障。

深耕數智未來,深化數據基礎設施應用創新
此次入選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典型案例,是中國電信落實“云改數轉智惠”戰略,深耕數據要素市場、夯實數據要素領域行業應用,服務金融監管方與客戶數字化轉型實踐成果的高度認可。
旗下天翼數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更是匯聚行業頂尖人才,依托中國電信集團數據資源及翼支付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核心科技能力,打造受客戶信賴的數字科技公司。在數據要素、可信數據空間、隱私計算、區塊鏈、機器學習、大數據等領域形成深厚技術積累,自主研發的密流安全計算平臺、天翼聯邦學習平臺、區塊鏈BAAS平臺,以及運營商數十億級數據樣本打造的偵圖、風鈴、明鑒等AI反欺詐風控產品,已成為服務金融監管與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工具。
未來,中國電信翼支付將繼續深耕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攜手多方力量,深化數據要素流通、可信數據空間、隱私計算、區塊鏈等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推出更多可信、安全、高效的行業解決方案,推動數據要素在更多領域實現高效流通與價值釋放,為數字中國建設注入更多“電信力量”。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WEMONEY研究室
共2965篇文章
追蹤數字金融發展動向,探索金融科技融合之道,解讀傳統金融機構轉型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