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基金副總經理楊建華:現任基金16只,10只虧損6只虧超20%
出品|公司研究室基金組
文|雪梅
在一般基民眼里,所謂中長期投資,也就3-5年。對于一款具體產品而言,近3年投資收益是觀察基金經理乃至基金公司投研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
一位基金經理,一家基金公司,如果有一兩只產品,近3年投資收益為負尚可理解。若是大部分或一大批產品近3年收益都是負數,那就說不過去了。這說明,這個基金經理的投研能力,這家基金公司的投研體系,這段時間肯定出了問題。
以此觀察,基金經理楊建華及其所在的長城基金公司,近3年的表現可謂不盡人意。
楊建華近3年業績正少負多,2021年以來任職12只基金10只虧損。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9月9日收盤,楊建華管理過的23只基金中,14只任職回報為負,9只任職回報為正。他現任基金16只,任職回報為負的10只,其中虧損20%以上的6只。

從楊建華現任基金的業績分布看,回報較好的產品,任職時間較早,業績前3名任職時間分別開始于:2013.06,2009.08,2019.01。回報較差的產品,任職開始時間較近,主要集中在2021與2023年,其中2021年6只,2023年4只。
換句話說,這位資深基金經理在2021年以來的這輪牛熊轉換中表現較差,在此期間任職的12只產品中有10只虧損。
長城基金主動權益投資不盡人意,近3年業績中2/3產品虧損。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9月5日收盤,長城基金公司目前有126只主動權益產品,有近3年可比業績數據的82只產品中56只虧損,占比68.29%;收益為正的26只,占比31.71%。換句話說,這家老牌基金的主動權益產品,近3年業績中2/3產品虧損。
這些虧損產品中,虧損超過20%的10只,虧損10%-20%的27只。其中,虧損最厲害的是長城中國智造A/C,虧損44%以上;緊隨其后的是長城久源A/C,虧損超35%。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業內人士認為,長城基金公司主動權益投資虧損,是多年來多種因素綜合造成的。
首先,公司產品結構失衡,權益規模占比不足8%。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長城基金整體管理規模為3335.37億元,其中股票型基金4.44億元,混合型基金219.73億元,指數型基金141.35億元,去掉指數基金里的債基與同業存單,三類權益產品合計規模僅為254.8億元,占公司總管理規模7.64%,不足8%。
這說明,這家老牌基金公司,近年來過度依賴固定收益類產品,權益產品未能形成拳頭優勢,成為事實上的短板。
其次,基金投資策略與市場風格錯位。
近年來,A股市場風格多變,長城基金部分基金經理堅持的投資策略與市場階段性熱點出現錯位,未能及時適應市場變化。
上述基金經理楊建華的表現,就是如此。
作為長城基金公司的副總經理和投資老將,楊建華的主要投資策略是“長期持有優質資產”。從他近年的持倉組合看,高度集中于白酒等傳統消費股,在板塊經歷長期回調時未能及時有效調整倉位,錯過了其他板塊的結構性機會。
楊建華管理的長城品牌優選,就是一個典型。
截至2025年6月30日,長城品牌優選A持倉前10股票中,前6名是清一色的白酒,股票市值占比高達50%。

放在眼下看,這種持倉或許并不為過。畢竟,經過種種利空后,白酒行業正在加速出清,或許正迎來業績與股價的雙重拐點。
但是,2021年以來,市場結構性行情盛行,長城品牌優選A長期堅持這樣的投資組合,基民的煎熬可想而知。
Wind數據顯示,2019-2020年,大消費站上風口。這只基金連續2年大漲,取得61.81%、73.21%的優秀業績。隨后,這只基金連續4年虧損,分別是:-11.42%,-21.74%、-19.53%、-5.86%。
2025年初以來,截至9月5日,長城品牌優選A凈值增長6.05%。雖然扭虧為盈,但還是沒有跑贏業績基準與滬深300以及偏股型基金的平均漲幅。

與楊建華“喝酒”的執著相比,曾擔任長城基金研究部總經理的廖瀚博,則過于“跳脫”,喜歡高頻調倉,在管基金行業切換頻繁。
2023年,廖瀚博管理的長城遠見成長混合A,四個季度的持倉前10就頻繁變換。
數據顯示,2023年2季度,這只基金1季度持倉前10,只剩下中航光電;到了3季度,2季度持倉前10,又只剩下立訊精密;4季度末,3季度末持倉前10,留下來3只:立訊精密、三花智控、新宙邦。
總起來看,這一年,這只基金每個季度的重倉股及行業切換都極為頻繁,看不出基金經理的投資主線究竟何在?
由此就可以想象,作為基金經理的廖瀚博,當時有多么焦慮!

有分析認為:2022-2024年期間,長城遠見成長混合A持倉在白酒、鋰電、軍工、半導體等多個板塊頻繁輪動,單季度前十大重倉股涉及的申萬一級行業數量均超過5個,多數標的持有周期不足半年,未能有效捕捉趨勢。
事實上,長城遠見成長混合A在2023年換手率高達404.71%,2024年換手率402.11%;2025年上半年,換手率就高達463%。也就是說,2年半時間,這只基金換手率高達1269.82%。
與此同時,這只基金的凈資產規模卻從6.92億元跌到2.39億元,下滑65.46%。

近1年,長城遠見成長混合A業績表現尚可,但從成立以來依舊虧損。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9月9日收盤,這只基金成立以來凈值增長為-8.41%。